您好,洛阳社区大学网欢迎您的访问!
关注我们
新闻动态

【相关政策】洛阳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

发布时间:2022年04月20日

(市、区)委编办,各县(市、区)教育局、民政局、科局、财政局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文化广电和旅游局、体育局、团委、科技协会、电大:

为贯彻落实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,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,完善终身教育体系,加快全民学习、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。根据《教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》(教职成2016〕4号)和《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》(教职成〔2017〕805号)要求,结合我市实际,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: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习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,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、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,以提民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、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,以建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,统筹发展城乡社区,加强基础能力建设,整合各类教育资源,充分发挥社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、传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

二、基本原则

(一)坚持以人为本,需求导向。以学习者为中心,以求为导向,为社区内不同年龄层次、不同文化程度、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。体现社区教育的普惠性公益性,促进社会公平

()坚持社区为根,特色发展。立足城乡社区,面向基,办好居民家门口的社区教育。从实际出发,推进社区教育发展。鼓励各辖区结合当地历史、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,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。

()坚持统筹协调,整合资源。发挥党委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,把社教育切实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。以乡,统筹城乡社区教育协调发展,着力补足农村社区教育短板。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,服务社区居民学习。

()坚持改革引领,创新驱动。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创良性互动、有机结合。培育多元主体,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创服务模式。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,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。

三、总体目

——2019年,社区教育工作全面展开。组织县(市、区)社区学院、(街道)社区学校、村(社区)教学(站)点三级区教育办学网络建设试点;4个以上县(市、区)申报成为河南省社区教育示范区或实验区;省级县(市、区)社区教育院、乡镇(街道)社区教育示范学校申报创建工作全面启动。

—2020年,社区教育实现全覆盖。社区教育四级办学网络初步成,内容形式更加丰富,教育资源融通共享,服务能力显著增强;2020年10月之前,县(市、区)成立社区教育学院;争取建设并申报成功1至2个国家级县(市、区)社区教育验区。

2020年之后,社区教育四级办学网络更加完善。社区长效工作机制更加健全,发展环境更加优化,居民的满意著提高,教学业务开展更加深入。

、主要任务

(一) 建立社区教育网络。加强市社区大学、县(市、区)社区学院乡镇(街道)社区学校、村(社区)教学(站)点四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建设,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社区教育办学络体系,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。

市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市社区大学的建设、市级社区教育络平建设,负责全市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业务指导。

(市、区)社区教育学院负责课程开发、教育示范、理研究,指导乡镇(街道)社区学校开展工作。

(街道)社区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活动,指导(社区)教学站(点)的工作。

(社区)教学站(点)为居民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。

2020年之前,全市重点建设4至6个示范性县(市、区)社区学院,6至10个示范性乡镇(街道)社区学校。

(二) 开发社区教育资源。(市、区)人民政府责社区学院、(街道)社区学校、村(社区)教学(站)点三级区教育办学网络建设。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起骨干和引领用。

(市、区)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将县级职教中心、开放大老年大学、城乡成人文化学校、科普学校等社区教育资源共享,进行整合,推动辖区内三级办学网络建设。加快乡人文化学校的转型发展,2020年前,70%以上的乡镇成人文化学校转型成为乡镇社区学校。拓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(站)的社区教育、设施统筹、信息共享、服务联动功能

社区教育成员单位每年12月逐级提交社区教育资源清单下一年社区教育活动计划,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开发布并施共享。探索开放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,不断扩大区学习资源供给。

(三) 夯实社区文化建设。积极探索社区内现有文化资源向社区居民开的社区教育模式。利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、乡镇成人文化学校等机构,面向在职在岗人员、城乡居民、中小学生等各类人群,深入开展文化服务。持续不断推出“书香社区”“书香家庭”“阅读周”等学习活动,培育社区教育品牌。

(四) 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。依托洛阳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网络,对接河南省终身学习在线网络云平台,开发完社区教育优质公共数字资源库。(市、区)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基础施建设,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社区教育资源覆盖面,成面向全体居民的社会化学习网络支持体系。

(五) 举办“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”。市教育局每年牵头组织举办“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”,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表彰“百姓学习之星”“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”等先进典型,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活动,并不断扩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外延内涵和社会影响度。

(六) 提高服务重点人群能力。将老年教育、青少年校外教育农村居民培训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。市、县两级社教育机构指导乡镇(街道)建设一批在本区域发挥示范作用的老年人学习场所和社区学校。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境,高办学开放度,逐步从服务本单位、本系统离退休职工向服社会老年人转变。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类教育、科普资源,展校外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,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接和良性互动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。有条件的社区要积极开展“3点半”小学、幼儿园课外辅导学校并支社区教育工作。充分利用乡(镇)成人文化学校、农村区教育教学点,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、就业创业和现代生教育培训,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、老人和各类残疾人社会生活、权益保护等培训指导

(七) 推进试点引导。开展试点先行、示范引导。2019年市社大学指导2所县级社区学院、2所乡镇级社区学校、2个社(村)教学(站)点的筹建和完善,进行重点引导和支持,行展开试点工作。探索三级社区教育机构的组建成立、经费措、人员编配、培训服务等工作的有效模式和标准。2019年下半开始,对6所试点教育机构进行评估,总结经验,完善机,发挥试点机构的辐射和示范作用,推动市社区教育工作全面铺开

、工作保障

(一)加强组织保障。社区教育工作由党委领导、政府统筹,部门主管,相关部门各施其责。

市教育局负责指导、督促、检查、协调全市社区教育工作,负责指导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的组建、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管和组织实施。

民政部门把社区教育作为街道管理创新、乡镇服务型政府和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,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划。

财政部门结合际,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,保社区教育政策性经费落实到位。

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,对区教育管理人员、专兼职教师在聘任管理、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指导。发挥社区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

文化部门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,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区教育提供必要支持。

体育部门将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》的实施与开展社区教育作紧密结合起来。

青团市委充分发挥共青团、少先队组织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中的作用,积极开展校外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

学技术协会将《科普法》《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》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的实施及全市科普能力建设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

洛阳广播电视大学负责依托洛阳社区大学设立洛阳社区导中心,配合市教育局统筹指导全市社区教育工作开展,负责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教学资源开发

相关部门对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给予政策、资金、项目方面的指导与支持。

(二)明确责任主体。(市、区)人民政府是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。

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,教育、编制、民政、财政、人文化、科技、体育、共青团、电大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社区工作领导组织。做好社区教育发展规划,负责本级社区教构组建。落实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、经费和设施设备等相障,统筹各类社区教育资源,督导社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。

(市、区)人民政府及时出台本辖区的社区教育发展规

,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发展。

(市、区)教育行政部门是社区教育工作的牵头单位,社区教育工作的主管领导、责任科室、专职骨干,组织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。依托本级社区学院设立社区教育教学服机构,组织社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。

(三)强经费保障。建立健全政府对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,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,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源渠道,形成政府投入、社会捐赠、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。

财政部门要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并逐步增区教育经费投入。市级社区教育经费由市财政予以保障。(市、区)人民政府要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的标准设立区教育专项经费,由承担社区教育的单位提出使用意见,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,报同级财政部门列入年度预算。经济条件好的县(市、区),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社区教经费的投入。

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化。推进社区教育领域政府购买服试点工作,探索通过政府购买、项目外包、委托管理等形吸引行业性、专业性社会组织、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教育。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、资目、赞助活动、提供设施、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